2018-06-26 11:06:34 来源: 成长映像 评论: 0 分享:
在不久前的一档电视节目里,77岁的核研究科学家魏世杰的故事令不少人为之动容。他的儿子有先天性智力残疾,女儿有精神分裂症,妻子后来也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一家四口人,三个需要他照顾。
魏世杰说,自己是家里的顶梁柱,连生病都不敢,要保持自己的健康,能顶过去就顶过去。面对观众,他讲出了最质朴的人生道理:要热爱幸福的生活,也要热爱苦难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的热爱生活。
世间道理很多,有的道理是说明白的,有的道理是做明白的。老人说的这个道理属于后者。有人说,苦难是财富,但没有谁喜欢苦难,苦难唯有被人经过、历过,才是生活的财富。无论甜苦、无论喜悲,生活都是一天天过出来的。
面对苦难的生活,有三种活法。有的人选择向困难低头,任由人生向坏的方向发展。这是被苦难吓着了,这事我干不来,由它去吧。然而生活的苦难就在那里,不压倒它,就会被它压倒。
有的人选择了逃避,自暴自弃,用喝酒、旅游、玩乐来逃避生活的张牙舞爪。但回过头来,这些苦难终究需要面对。现今网络上流传着“逃避可耻但有用”的说法,就是这种生活态度的反映。
其实,不妨把短暂的逃避当做一种自我整理,以退为进,想明白了、把自己理顺了,再好好跟苦难干一仗。这也就是第三种活法:直面它,熬过去。这需要勇气和耐心,勇气当发动机,耐心作汽油,这生活向前的油门才踩得下去。
爷爷给我讲过他在黄河怎么卸船,船和岸之间只有一条20厘米宽的木板,俯角有30多度。他说,挑着200多斤的扁担,你得往前冲,别停下,停下,就栽水里去了。有那么一句话,时光顺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再重的担子也得挑、再高的山也得攀、再宽的河也得渡,因为,这就是生活啊!原题:让生活的精气神充盈起来(作者:原韬雄)
若不是此次来到《朗读者》,魏世杰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人还不知道。他是著名的核研究科学家,更是一位坚强而伟大的父亲,他的故事,不仅让主持人董卿落泪,无数观众更为之动容。他曾给自己起了个外号,叫“倒霉老头”,但今年77岁的“核弹老人”魏世杰,却仍然强调:“要热爱幸福的生活,也要热爱苦难的生活”。子在生活方面很难自理,为了让他早点独立,魏世杰给儿子写了一个守则,他说,自己也不能永远活下去啊。
有次,女儿也自杀了,她写了一封遗书,遗书上写得很明白:
我的爸爸妈妈是最好的爸爸妈妈,我这一辈子是不能报答你们了,我只能等到下一辈子报答你们。
节目中提到这段往事的时候,董卿和现场观众都哭了,魏世杰自己的眼眶也红了……
别的老人在下棋、出国旅游、念书上学,对于魏世杰来说都是非常奢侈的事情,他说,他是家里的顶梁柱,连病都不敢生,尽量在保持自己的健康。
节目中,董卿问:作为父亲,对于孩子的意义是什么?
魏世杰说:是最大的支柱,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父亲就要挺身而出,责无旁贷,给他们遮风避雨。不需要回报。
视频观看1:
《开讲啦》 20140712 魏世杰:苦,才是人生(点击观看)
视频观看2:
《朗读者》20180624 核弹老人魏世杰:父亲 是义不容辞 也是义无反顾
历经种种磨难,魏世杰有个体会就是说,再大的灾难如果降到你身上的话,你要正确地面对它,你不要回避,它都是可以度过去的。
来源|综合人民网、央视网 原题|77岁山东核弹老人魏世杰的故事,让无数观众为之动容 延读| 订阅小记者讲堂
荐读|童新网公号(请扫描官方二维码阅读,或在微信公众号里搜索打开微信号:w61media )
深读|小记者讲堂(请点击官方下载点安装,权威检测:无病毒无广告,实现轻松、安全阅读)
童新网双语学生记者团|冰城国际小记者俱乐部 与家长共同关注——
声明: 上述内容由( 童新网 )精选编发,主要来自本网原创、网络投稿、编辑摘编和会员推荐。童新网登载此文为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作者观点不代表童新网。转载请保留原文版权和相关链接: 向前的油门踩下去:勇气当发动机 耐心作汽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