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27 09:03:41 来源: 成长映像 评论: 0 分享:
一本书,从文字到插图全部出自小学生之手。这怎么可能?在上海崇明区实验小学,这里的小学生就做到了。
“彩虹,七色的桥,每当你出现时,云妹妹就在桥上打闹。彩虹,含笑的姑娘,每当大雨过后,你身着艳丽长裙,缓缓走来……” 彩虹在三年级学生孙凡珺的绘本《诗梦彩虹》中化身成了美丽的姑娘,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
实验小学自去年开始组织开展了一项创意拓展活动——鼓励孩子写作,并从中挑选优秀作品制成图书。这些书被晒在了“朋友圈”,立马引来了许多老师和家长的“点赞”,还有留言说:“好想拥有这样一本书。”书中内容不仅有诗歌,还有小说、散文等各种体裁。
这些书不仅好看,更有趣的是,学校还为小作者们举办了新书发布会和新书签名赠书会。写作的种子播在了小学生的心里,不爱看书的小朋友,通过看同伴出的书,也会爱上阅读,喜欢写作。第一次的新书签名赠书活动结束后,许多学生的写作兴趣一下子就迸发出来了,他们还时常利用空闲时间,写些随笔日记。该活动也获得了不少家长的认可。“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不但爱上了写作,而且在老师的引导下,会用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如今写起文章来有模有样。”小作者杨安桐的爸爸说,这个活动教会了孩子很多“本领”,而且这些都是课堂上和书本上学不到的。
实验小学一直以来都很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在校长张秀丽的倡议下,很多班级尝试着编一本属于自己班的书,里面汇集了班中部分学生的优秀作文。这次让学生个人创作一本书是它的升级版,每本书由一位学生撰写文稿,搭配上生动形象的图画,这就变得更有意思。学生通过观察生活的点滴,用手中的笔把它记录下来。这项活动在考验学生的创造力和洞察力的同时,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喜欢写作。下阶段,学校还将举行“与小作家面对面——2018阅读节主题沙龙活动”,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增强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该项活动主要面向三至五年级的学生。书中文字表现的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插图则与文字相呼应,均由学生自己完成,每本书籍里还都有小作者简介,前言、目录介绍以及感谢读者的话语。书不仅语言幽默风趣,而且画面生动活泼,透出来丰富创造力和敏锐洞察力,学校其他老师在第一次看到学生的作品时,都是赞不绝口。翻阅书籍,有许多充满童趣的情节,在五年级学生陈晓羽的绘本《姚小月逃学记》中,她是这样记录妈妈唠叨的样子的:妈妈是个唱个不停的“老唱片”——“你写的什么?重写,啥,这是什么意思?”……每天,妈妈总会这么唱,一直等到我写完所有作业,她才关上了“开关”。
每次新书出炉后,孩子们都会互相传阅,读完后还会交流心得。目前共有5名小作者出版了7本书籍,另外,新一批小作者的书籍也基本定稿,很快将与小读者们见面。
来源|中国文明网(2018年3月26日)作者|崇明报 延伸阅读| 如何订阅小记者讲堂(作文版)?
荐读|童新网公号(请扫描官方二维码阅读,或在微信公众号里搜索打开微信号:w61media )
深读|小记者讲堂(请点击官方下载点安装,权威检测:无病毒无广告,实现轻松、安全阅读)
童新网双语学生记者团|冰城国际小记者俱乐部 与家长共同关注——
声明: 上述内容由( 童新网 )精选编发,主要来自本网原创、网络投稿、编辑摘编和会员推荐。童新网登载此文为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作者观点不代表童新网。转载请保留原文版权和相关链接: 让孩子把童年写成书 学校签名赠书会“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