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08 10:09:40 来源: 教育空间 评论: 0 分享:
孩子今年入学,已经开学一周了。全国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新生们将统一使用“部编版”的教材,新课本用起来怎么样?有哪些变化?孩子们学起来难吗?现在的高考是“得语文者得天下”,这是否意味着提升古诗文在高考中的权重已成大势所趋?
“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这是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先生晚年的一首诗,意思是“我平生的离乱都微不足道,只要年轻人能够把我吐出的丝,织成一片云锦,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能够留下来”。前一阵热播的《朗读者》,董卿专门邀请93岁的叶嘉莹和六七岁的小朋友同台读诗,让人们看到了中华文化的薪火传承。
今年9月回校读书的中小学生,会发现他们拿到手里的语文课本出现了一个大变化,那就是古诗文篇目大幅度增加了。今后小学和初中的语文教材将全国统一,这意味着未来的语文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作为试点城市,济南已经提前一年更换了新版“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有人评价这套语文教材编写“回到常识、实事求是”。“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表示,编写组收到来自一线的实践反馈是“很受欢迎”。
曾有调查显示,中国学生阅读量峰值在初中一、二年级。小学阅读主要靠老师引导和指定,初三后终日面对应考,读书十分功利性,兴趣大幅衰减。很多人中学毕业了却没读过几本书,更没养成阅读的爱好与习惯。孩子们为何不读书?很多人把原因归咎于应试教育,但在“部编本”教材的编写者看来,是小学时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研究员 武先玲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诗教本身就是教育最基本的形式之一。不管新版还是旧版教材,古诗文都是中小学语文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从数量上看,新版语文教材增加了古诗文比例,小学平均每个年级增加20多篇;从重要性来看,还是一样的。新增的100多篇古诗文,非常浅近优美,在学习语言的最初阶段,是特别好的范例。诗教不只是文字和文学,还是一种心灵的指向,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民族的根和精神。
温儒敏教授曾说过,编写这部教材很重要的一个用意是解决“不读书少读书”的问题,抓住读书兴趣的培养这个“牛鼻子”。从教材编写的理念、体例和选文上来看,非常适合一线教学,排版特别用心。单元编写分“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两条线,去掉了原来没有时间沉淀的“时文”,保留了传统。通过一个学期的体验来看,老师们普通感觉“好用”。
有些课后题更是充分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如有一个园地叫“与大人一起读”,就是明确鼓励“亲子阅读”。这个“大人”可以是父母、叔叔阿姨,也可以是老师。教材编写者的意图要通过一线老师的授课落实,济南很多小学在这方面做了不少“文章”。有的学校把绘本拍成视频,放到微信群里,让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书。经过一个学期的培养,很多小学生喜欢上了读书,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读书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达到真正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资深传媒人、作家 吴钩
以我的理解,中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几个基础能力:第一,掌握基本的汉语知识,能够比较顺利地阅读、理解中文作品。而中国最优秀的汉语作品,文言文与诗歌占了绝对的大头。一个缺乏阅读文言文能力的中小学生(以及成年人),他必定会跟无数最优良的汉语作品失之交臂,先人留下来的那么多文章,以及蕴含在其中的思想、道理,都无法理解、体会,正如一个吃不了辣的吃货,必定会错过无数美味。
第二,掌握基本的汉语写作能力,能够流利地使用汉语作书面表达,亦即俗称的“写作文”。现在的中小学作文,有两个毛病非常明显,一是形式僵化,连抒情都有套路;二是语言粗鄙、粗俗。造成后者的原因,主要就是学生未能掌握汉语写作的精髓,这一精髓就蕴藏在古诗文之中。
第三,养成基本的文学欣赏能力与审美能力,能够感受一篇文学作品的美。对于中国的孩子来说,古诗词就是这方面最好的教材。从先秦的《诗经》到汉赋楚辞,从唐诗到宋词,无疑千古名篇隐藏其中,我相信一个孩子读多了,心灵会得到美的熏陶,气质会变得不一样,古人尚知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今日的语文教育固然不是为了培养文学家,但让孩子从小多接触优美的古诗词,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文学素质。
第四,养成对传统文化的同情理解。“五四”之后,中国人所接受的国文教育一直以来都以反思传统乃至反传统为基调,导致学生不但对本国文化缺乏了解,而且几乎出于本能地反感传统文化。最近这些年,这一不正常的教育思路终于扭转过来,本轮中小学语文教材改革正是拨乱反正的体现。而传统文化的最重要载体,便是古诗文,不掌握熟练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如何了解传统文化?不了解,又谈何“同情理解”?
来源|网易-济南日报 作者|记者史春勇 原题|学生读书少,新版语文教材是治愈系
荐读|童新网公号(请扫描官方二维码阅读,或在微信公众号里搜索打开微信号:w61media )
深读|童新网APP(请点击官方下载点安装,权威检测:无病毒无广告,实现轻松、安全阅读)
童新网双语学生记者团|冰城国际小记者组委会 与家长共同关注——
声明: 上述内容由( 童新网 )精选编发,主要来自本网原创、网络投稿、编辑摘编和会员推荐。童新网登载此文为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作者观点不代表童新网。转载请保留原文版权和相关链接: 学生读书少,新版语文教材是治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