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2 11:06:09 来源: 教育空间 评论: 0 分享:
只顾看手机不知孩子掉进水里;下车将孩子反锁在车里……一则则“不称职家长”的新闻让“为人父母要进行培训”的话题备受关注。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15名受访者进行的调查显示,72.3%的受访者认为当下不称职家长有点多,63.8%的受访者认为当父母有必要进行“岗前”培训,77.7%的受访者建议将家庭教育纳入大学和婚前教育。(6月1日 中国青年报)
今年二月,一则“父亲商场4楼抱孩子往下看,两儿童坠至负一楼死亡”的新闻让人痛心不已,也再次将“不称职父母”的话题引爆。
在随后不久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曹德旺提交了《关于制定家长教育法的提案》,建议为人父母者参加“岗前”培训。此次的调查数据也证明,对于不称职父母这一社会问题,人们普遍认为进行事先预防教育很有必要且势在必行。
“不称职父母”在现有语境中主要指的是那些责任心不强、严重缺乏育儿知识、或是在孩子的成长中经常性缺席的父母,对这些父母,显然需要以教育方式乃至法律惩罚的方式让他们履行好职责。
还有一些父母,“责任心”非常强、育儿也极其精细,甚至可以说为孩子操碎了心,对于这样的父母,我们似乎很难说他们不称职,然而,也正是这样的父母,与我们声讨的“不称职父母”实为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
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们的父母并不具备“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看待”的能力,而是将自己的选择、意愿、梦想强加给孩子,一味地根据自己的判断来操纵孩子的方方面面,“狼爸”、“虎妈”现象屡见不鲜。无论是拿着手机不管孩子的父母,还是拿着“鞭子”不断抽打孩子进步的父母,都是我们这个社会缺乏“父母教育”的证明。
将父母的“岗前”培训纳入到大学或婚前,其积极性在于,处于婚龄、育龄期的青年男女可以系统性地学习如何为人父母,而不是要么从父母处“继承”观念,要么艰难地自我探索走弯路。
此次调查已经凸显出对于父母“岗前”教育很有必要的社会意见倾向,在今后就需要形成社会合力,从顶层设计到各方配合,要有一系列的规划实施,如媒体舆论宣传、社会组织发力、政策法律执行等,都要各司其职,帮助父母们更好地做一个合格、称职的家长,让孩子因爱而生、因爱而养且育养得当。
来源|红网-三湘都市报 作者|评论员 张英 原题|父母“岗前培训”势在必行
荐读|童新网公号(请扫描官方二维码阅读,或在微信公众号里搜索打开微信号:w61media )
深读|童新网APP(请点击官方下载点安装,权威检测:无病毒无广告,实现轻松、安全阅读)
童新网双语学生记者团|冰城国际小记者俱乐部 与家长共同关注——
声明: 上述内容由( 童新网 )精选编发,主要来自本网原创、网络投稿、编辑摘编和会员推荐。童新网登载此文为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作者观点不代表童新网。转载请保留原文版权和相关链接: 父母“岗前培训”势在必行 还要“岗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