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9 11:09:16 来源: 教育空间 评论: 3 分享:
穿汉服、点朱砂、写毛笔字……又到一年开学季,一些学校将新生开学仪式与传统元素结合。有关入学“开笔礼”的报道也屡见报端,并被冠以“传统礼仪”的名号。连日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有学者直言,所谓“开笔礼”,并非中国传统,而是近年“地方上创造的礼仪”。(9月8日中国新闻网)
“开笔礼”是不是中国传统,真的不重要。这种多元素结合的形式化教育,若能给入学新生留下可追忆的一幕,并从中受到一些启发和教育,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通常情况下的学校开学典礼,是让新入学的孩子与升级的学生一起,聆听师长的教诲,由学生代表发言,其中或安排几项亦歌亦舞、师生娱乐的活动。年年开学有典礼,年年典礼无异同。如此开学典礼的意义和影响力就可想而知了。从形式上说,这也许没有什么不好,可对刚刚入学的新生而言,就缺少一种厚待和浓重的仪式感。对师长的讲话,许多新生未必不愿意听,只是听不懂,即使似懂非懂,也未必记得住、接受得了。
而穿汉服、点朱砂、写毛笔字……这样的“开笔礼”,从服装到形式,都让孩子们耳目一新。这不仅是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过的,甚至也是他们从来没有梦见过、想像得到的。对从幼儿园步入小学的孩子来说,开学的第一个关键性活动,参与比接受重要,现场比想像重要,形式比内容重要,心理感受比收获重要。因为这样做,他们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应有的重视和尊重,会觉得小学就是与幼儿园不一样,从而在他们人生的特殊起跑线上,划下一外刻骨铭心的记号,成为他们未来的美好回忆。
事实上,形式上的别具一格,也是为内容服务的。据悉,有的学校举办的“开笔礼”中,孩子们在纸上用毛笔写下“恩”字,有的是用毛笔写下“人”字,也有地方让孩子书写“正”字。“恩”,是感恩;“人”,是一撇一捺相互支撑,寓意学会做人;“正”,说明写字要端端正正,做人要正大光明、浩然正气。这些字的意思及寓意,也会与“开笔礼”的形式一样,注入到孩子们的大脑和血液里,影响他们的未来。
不过,各地许多学校举办的“开笔礼”,难免想当然之嫌,需要适当调整或规范。“开笔礼”可以不是中国传统,即使是洋不洋、土不土的“中西合璧”,也没有问题,但“开笔礼”应追求形、式内容俱佳的效果。比如,没有必要把它说成是“中国传统”,以此引起孩子的重视,具体形式及用什么笔、写什么字的内容,甚至穿汉服、点朱砂及所写的字的解释,应当严谨,准确和科学。相关方面也可以将“开笔礼”写入教材。这样,“开笔礼”更加完美,才更具有可追忆的意义。
来源|东方网 作者|卞广春 原题|愿“开笔礼”留下可追忆的第一次?
深读|童新网APP(请点击官方下载点安装,权威检测:无病毒无广告,实现轻松、安全阅读)
童新网APP特供
声明: 上述内容由( 童新网 )精选编发,主要来自本网原创、网络投稿、编辑摘编和会员推荐。童新网登载此文为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作者观点不代表童新网。转载请保留原文版权和相关链接: 各地屡现“开笔礼” 启蒙别只剩下“蒙”
玩教育!
给玩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