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5 12:09:03 来源: 拥抱自然 评论: 0 分享:
当小婴儿开始有了认知意识,爸爸妈妈都非常乐意带孩子在户外看看花、摸摸草,感受大自然的气息,无论是欣赏小区的园林景观,或者逛一逛周边的公园,再或者节假日带孩子去动植物园、郊区体验一下。搜狐母婴邀请生态讲师王瑞来跟爸爸妈妈分享:如何让孩子更好了解大自然?以及了解大自然,能让孩子收获到什么?
本期嘉宾:王瑞,新疆石河子本地自然科学发烧友,人称中国“万虫王”,新疆自然学校夏令营生态领队,生态讲师。热衷于新疆本地昆虫和两栖爬行动物的野外考察及影像记录,期待化解人们心中对于冷血动物的恐惧。
搜狐母婴:想先请您聊一聊,您是什么机缘,从事自然教育工作的?
王瑞:我从小就热爱大自然,热爱野生动物,利用课余时间去学习各种自然科学知识,了解身边的物种多样性,一直都是这样。2015年我大学毕业后的那个暑假,刚好认识了“新疆自然学校夏令营”的主办人,加入后担任动物指导老师,给孩子讲解乌鲁木齐周边生活的各种野生动物,从那以后我便爱上了这个工作,一直到现在,我愿意和孩子们一起去探索大自然。
我主要负责两栖爬行动物、鸟类和昆虫的教学,将一些专业繁琐的动物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话术分享给孩子们,带领他们认识自然,感知自然,在与孩子们的接触相处中,我也慢慢总结了孩子接受知识的方式,想要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将要把授课内容整理的生动有趣,富有故事性。
搜狐母婴:您觉得,了解动物,了解大自然,孩子能获得什么?是不是热爱大自然的孩子,性格会更加开朗?
王瑞: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如今,大多数孩子都生活在铜墙铁壁的都市,背负着学习的压力,难得的假期也会被各种辅导班兴趣班占用,或是抱着电脑手机平板度过,人与人的交流会日渐减少,更别说去接触大自然了。而那些热爱大自然的孩子,可以看到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感受到鸟语花香,这对于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都有着调节的作用,他们会变得活泼开朗,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丽,从而更好的度过每一天。
搜狐母婴:您觉得对孩子想象力、观察力、注意力以及其他能力的培养的好处。
王瑞:喜欢大自然的孩子,会对自然界的动植物感兴趣,那么在认识动植物的过程中,就是一个探索问题的过程:对于一个简单的物种,孩子们围绕它提出很多问题,比如说它生活在哪?如何觅食?如何睡觉?如何与其它动物交流等等,为了解答这些问题,孩子们会发挥想象,想象如果自身是这种动物,在野外,孩子也会仔细观察,这对于孩子的想象力、观察力、注意力,包括动手能力都是很大的提升。
搜狐母婴:动物身上是有很多特质的,比如团队协作、顽强的生命力等等,这些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可否具体举例,哪些动物的哪些特质?
王瑞:就拿我带队的“新疆自然学校夏令营”举例,活动中我们经常会见到蚂蚁们集体搬运食物这样的场景,我们会让孩子们静静观察它们是如何团队协作互相帮助。而后不少孩子在我们的团队建设活动中会说:“我们的队伍要向勤劳的小蚂蚁学习,相互帮助,内部团结才能取得冠军。”
搜狐母婴:日常生活中,哪些动物是需要注意的,要让孩子远离,他们会给孩子健康造成哪些威胁?
王瑞:如果孩子对大自热、对野生动物感兴趣,那我的建议就是,对于自然万物,孩子们最好是以“视觉”和“听觉”来代替“触觉”,还要注意“距离”。孩子们好奇心大,很多东西都想用手去触碰,这就存在一定的危险,,因为所以野生动物对于人类都有恐惧的心理,很难保证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所以保持一定距离,用眼睛观察,用耳朵聆听是最好的方式。如果爸爸妈妈有一定知识,或者带孩子参与自然博物的亲子营夏令营,在专业老师的指引下,可以让孩子在满足“视觉”和“听觉”的范围内,感受到“触觉”。
搜狐母婴:您当初是什么初衷,来推荐《小小兄弟变形记》这本书的。
王瑞:其实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繁忙的工作之余,带孩子了解自然的时间其实很有限。很多时候,也没有机会让孩子了解更多的自然知识。所以我们有些时候会通过电视、图书等媒体来让孩子收获信息。就拿童书绘本来说,虽然没有直接身临其境感受更直接,但纸媒有他图文生动形式的辅助,再加上爸爸妈妈有爱的讲解,也可以很好的让孩子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最早接触我们的《小小兄弟变形记》是一位好朋友推荐的,当时简单浏览了书中的一部分内容,我便被深深吸引。我看过很多少儿科普书籍,他们的内容大多都很枯燥,很难激发孩子的兴趣,而我们的《小小兄弟变形记》内容新颖,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来介绍一些昆虫,这是孩子喜欢的,在阅读故事的同时,可以接受学习了昆虫的知识,这也是我推荐本书的原因。
来源|搜狐网 作者|搜狐母婴频道 原题|专家谈:感知大自然培养孩子观察力专注力想象力
深读|童新网APP(请点击官方下载点安装,权威检测:无病毒无广告,实现轻松、安全阅读)
童新网APP特供
声明: 上述内容由( 童新网 )精选编发,主要来自本网原创、网络投稿、编辑摘编和会员推荐。童新网登载此文为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作者观点不代表童新网。转载请保留原文版权和相关链接: 对自然万物,孩子最好以视觉听觉代替“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