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12 11:07:14 来源: 媒介素养 评论: 3 分享:
现在大众流行文化的最鲜明的标签已经不是“小资”,也不是“小清新”了,现在流行“污文化”。
何为“污”?
现代汉语对此的定义很明确,就是脏,不干净。
从古文到现代汉语,与“污”有关的语义表达,从来就没有正面过,比如污辱、污垢、贪污等等,在流行电影里,也有“污点证人”这个说法。在过去的生活里,恐怕没人愿意和“污”扯上关系。但到今天,如果某人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有点“污”的言论或者图片,总会得到众多的追捧,“污”仿佛成为一件可以令人沾沾自喜的事情。
向前历数,大众文化的热点是什么?
70后喜欢金庸武侠与琼瑶言情,80后推崇日本动漫与韩国言情,90后追逐网络文学……但却从未与“污”有过很直接的联系,所以人们习惯将从前形容为“纯真年代”。
以“纯真年代”为镜,或能发现“污文化”的蒸腾,即当下人已经对纯真无感,对虚妄感到厌烦,“污”仿佛成为一种对抗武器,人们更愿意以“污”来寻找一种话语权与存在感,乃至忽略了,“污”从来与美无关,与人们内心真实的渴求无关。“污”更接近于一种高酒精含量的饮料,年轻网友借此醉生梦死。
“污文化”如同一道界线分明的分水岭,将不同代际的人划分开来。很少见到年龄偏大的网友倾心于“污文化”,他们时常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这样的困惑,“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或者更直接干脆地对“污文化”表达不满,气愤地要把传播相关信息的人拉黑。
但所谓这些“主流人群”、“社会精英”,并无法阻止“污文化”的肆意蔓延,有的精英人士,干脆加入到“污文化”的潮流中去,主动发表一些看上去很污的言论,来吸引同龄网友的起哄和年轻网友的追随,这些精英人士的示范作用,往往会得到非常大的共鸣,会有网友觉得,像这样的名人、明星都这么“污”了,我们普通网友“污”一点算什么?
“污”一点作为网络的零星调味品也许不算什么,“污”恰如此前的“无厘头”、“恶搞”一样,是对网络权威声音的一种消解,但并不能据此认为,“污”就是绝对正确、不容批评的。
“污”本身带有强烈的自我贬损感,“污”更多时候并非本人的真实意愿体现,而更多作为一种姿态出现。作为一种反抗武器,“污”其实对它所反对的东西带不来任何伤害,反而会使钟情“污文化”的人,逐渐沉沦在莫名其妙的情绪里逐渐变得消沉。
要把“污”与网络流行文化区分开,被“污”绑架的网络流行文化,事实上一点儿也不清新、不小资、不时髦,时间久了,只会坠入无聊、萎靡的陷阱。
拒绝“污文化”,也不意味着死板与一本正经。真正热爱生活、热爱文化的人,会通过种种有文学价值、有生活意味的文化作品,来获得生存趣味与生活意义,“污文化”大可以当作一个笑话来看待,千万别把它当真。
来源|《 讽刺与幽默 》( 2016年07月08日) 作者| 韩浩月 原题| “污”点从何而来
深读|童新网APP(请点击官方下载点安装,权威检测:无病毒无广告,实现轻松、安全阅读)
童新网APP特供
声明: 上述内容由( 童新网 )精选编发,主要来自本网原创、网络投稿、编辑摘编和会员推荐。童新网登载此文为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作者观点不代表童新网。转载请保留原文版权和相关链接: 被“污”绑架的网络文化,一点儿也不清新!
名人、明星都这么“污”了,我们普通网友“污”一点算什么?
“污”————————强烈的自我贬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