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9 09:06:26 来源: 教育空间 评论: 3 分享:
日前,南京新开办的玄武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正式报名,吸引大批新生家长前往,招160人,来了3000多人。部分择校心切的家长,只要有民办学校报名都要参加,只为给孩子一个择校成功的机会。
民办学校初始招生就有如此影响力,绝非依靠虚假宣传,而家长之所以趋之若鹜,也并非头脑发热、盲目跟风。
就拿开篇提到的小学来说,其校长是原南师附小校长,家长们就认为名校长坐镇的民办学校不同一般,他们会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学校文化植入新学校,借助原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与影响力,囊括一流的管理人才与师资队伍,从而实现优质资源的转移。
再者,这所民办小学校能够与优质中学玄武外国语学校联姻,打通升学直通车,其诱惑力让家长难以抵挡。
由此可见,家长对民办学校的热捧,所看重的恰恰是新办学校隐含的“名气”以及潜在的升学前景。这是对优质公办学校热切追捧的延伸,从某种角度也有力证明,当前学校的办学差距依然明显,优质教育资源依然严重不足,教育发展仍然存在着不均衡现象。
“择校热”从优质公办名校转移到有公办名校基因的民办学校,更加说明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迫切性与必要性,也唯有着力推进教育优质发展,才能真正让名校降温,从根本上杜绝择校现象。
家长“择校热”虽然存在着一定的从众心理,但并不是盲目跟风。名校之名大多不是虚名,靠的是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一流的师资队伍,深厚的文化积淀,丰硕的办学成果,这点需要正视。
要破解“择校热”难题,真正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就需要尽可能地实施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展与延伸,使尽可能多的学校能够与名校和谐共生,共同发展。
事实上,民办学校的招生热,也为推进公办学校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诸如着力加强校长轮岗制度,通过校长职级制改革等一系列措施,激励优质学校校长到薄弱学校任职,让薄弱学校在优质教育管理的浸润下得到迅速提升。
再如,着力迁移名校基因,搭建薄弱学校与优质学校协同发展的平台,通过“联姻”的形式,让薄弱学校获得升入优质名校的特殊优惠政策;通过招生政策性倾斜,扶持薄弱学校发展,推进教育公平;给予公办学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与灵活性,让公办学校拥有民办学校同样的发展潜力等。
当然,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还需政府统筹规划,从教育资金投入、学校规划建设、校长师资配置、招生政策制度、教育督导评估等多方面予以整体性引导,通过系统的制度设计,科学地推进,这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懈努力。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网 作者|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 梁好
编注|作者文章第24次入选“锐评”栏目。此为蒲公英评论网站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深读|童新网APP(请点击官方下载点安装,权威检测:无病毒无广告,实现轻松、安全阅读)
童新网APP特供:
声明: 上述内容由( 童新网 )精选编发,主要来自本网原创、网络投稿、编辑摘编和会员推荐。童新网登载此文为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作者观点不代表童新网。转载请保留原文版权和相关链接: 家长们为什么对民办学校趋之若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