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30 09:05:02 来源: 写作知识 评论: 0 分享:
作文难,难作文,这是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作文启蒙阶段,语文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以儿童喜闻乐见的题材为切入口,由易入难,同时注意原始材料的积累,广泛阅读,勤于练笔,这样才能使学生消除害怕作文的心理,长此以往,学生一定会写出较好的文章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小学生来说,兴趣是重要的内驱力。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因此,要想使学生克服惧怕作文的心理,就必须积极拓宽习作的途径,重视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
1大胆说话写话
新课标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在阶段目标里,第一学段的相关表述是“写话有兴趣”。因此,小学作文训练也重视口语训练及写话训练。注意发挥口语对书面语言的促进作用。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的话说出来,把口中所说的话记下来,而不必强调技巧之类。引导学生放松大胆的去说,无拘无束地去写。
“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说话和写话的内容也不必加以限制:可以说身边发生的事,可以说道听途说的社会新闻,可以说自己看到的童话故事,可以说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也可以说热门的话题……引导学生在放松的心态下用口语表述自己的见解。学生心中有言,在经过口头表述后,思想明确了,写起来就自然顺手多了。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心里话,满足了表达的欲望,享受到畅所欲言的快感,进而乐于表达。学生在说与写中满足了对成功的心理需求,自然对说与写充满了乐趣。
2走进童话的王国
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敬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下面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学生的想象力一旦高飞,脑海中会浮现出新颖、生动的意象。每给这样的作文,想象力就得到一次锻炼。
2.1续写童话故事
孩子们大都是伴随着童话长大的。在妈妈、奶奶的怀抱里,在幼儿园的教室里。孩子们经常会入迷地听着一个又一个美丽动人的童话故事。上了小学,孩子们不仅在课本上读了许多的童话,还在课外读了更多的童话故事。故事中的小动物牵动着孩子们心。他们为故事中人物的命运时喜时忧,为故事中的弱者而愤愤不平。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引导学生们去说,去写一些童话呢?
比如:《狼和小羊》一文最后写道:狼不想再争辩了,恶狠狠地向小羊扑去……有的孩子就问:“狼是不是把小羊吃了呢?”有的孩子说:“小羊真可怜。”……这时,老师如果加以引导,就会绽放出一朵朵美利的花,出现种种结局:1.正在这时,一只牧羊犬悄悄来到大灰狼身后,猛地扑上去……2.正在这时,一支利箭射进了狼的头部,狼一头栽进小溪里死了。原来,小羊和狼对话是故意拖延时间,牧羊人及时发现了这只大灰狼,就把它射死了。
这样,按学生自己的想法来安排小动物的命运,既可以锻炼孩子们想象力,又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2自编童话剧
孩子们在续说续写童话后,有的也许会有自编童话的冲动,有的也许已激发大脑中的积淀,应及时让孩子们把心中的童话说出来,写下来。即使模仿或雷同的成分多,也应给予鼓励和适当引导,以激发他们对童话的热情和写作的兴趣。我们可以给出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或一副小动物和植物组成的画……让学生自编童话剧。同一幅画,在孩子们的眼里会产生不同的想象。学生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梦想、愿望,会在童话中得以实现。学生在童话的世界里少了很多现实的约束,想象力就会得到一次次提升,语言表达得到一次次锻炼,表达的欲望得以充分实现,对作文的兴趣自然有增无减。
3以读促写
学生有了浓厚的表达欲望,还需要有丰富的积蕴。叶圣陶先生认为:“空口说是没用的,该去寻它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源源不断流出真的水来。”因此要重视习作与阅读的紧密结合,做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教材中的文章内容丰富,可以给学生提供多方面的营养,但仅局限于课文的学习,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是远远不够的。
如学了《师生情》一文,可推荐《送给老师的礼物》、《爸爸的老师》等。这样,学一篇,带多篇,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好词佳句,优美片段,不断充实自己的语言储备,待作文、说话时自然会奔涌而出。
通过这种方式,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又唤起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4培养写日记的兴趣
日记的特点是形式灵活,主动自由,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无论是自己看过的一则故事,还是经历的一件事,或是听说的一条新闻,只要自己认为有意思,都可以记下来。在表达方式上受到的限制很少,写起来较为轻松、顺畅。
老师要以鼓励为主,只要学生能把故事说明白,能把一件事说清楚即可。班级可以通过一些活动,如:评选优秀日记、讲自己经历过的趣事等,增强其成就感,培养学生写日记的兴趣,不断积累写作的素材。
要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就要拓宽训练渠道,积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知识,学习写作方法,并做到学以致用,使学生勤于动笔,乐于写作,逐渐克服惧怕作文的心理,自然就能写出好的文章来。
来源|亲宝文章网 作者|顾凡奇
深读|童新网APP(请点击官方下载点安装,权威检测:无病毒无广告,实现轻松、安全阅读)
童新网APP特供
声明: 上述内容由( 童新网 )精选编发,主要来自本网原创、网络投稿、编辑摘编和会员推荐。童新网登载此文为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作者观点不代表童新网。转载请保留原文版权和相关链接: 巧用童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