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3 09:03:53 来源: 新媒观察 评论: 0 分享:
“幼小三班幼儿绘画作品……请您投上宝贵的一票。”近日,北京市朝阳区某幼儿园幼儿家长李先生打开微信,发现孩子所在幼儿园的官方微信公众号,连续两天推送了11条这样的消息。为给孩子赢得更多的票数,家长们纷纷转发了这条信息,并署上自家孩子的姓名,“求投票”。
想投票,先要关注幼儿园的微信公众号。为了孩子,家长显然不怕麻烦,也不怕麻烦自己的“朋友圈”,但家长似乎中了幼儿园的“计”。对幼儿园来说,投票不过是个“谜面”,谜底原来不在这里。这样的揣测并非没有依据,据媒体报道,与大字号的“提示关注”公众号反差强烈的是,孩子们姓名前面的“作品”比指甲盖儿还小,且被拉压得完全变了形。也就是说,你根本看不清孩子的作品,却要做出好坏判断,这种投票不过是园方的一个“噱头”。
这样的“噱头”对家长的折磨是显而易见的。拉不拉朋友投票成了问题:拉吧,总觉得是在麻烦朋友;不拉吧,又担心自己的孩子“输”给别人。不过无论家长怎样纠结,总要做出选择。
诸如此类的票选并不少见,看似温暖、关注孩子的投票活动不过是对孩子的“绑架”,家长则自愿被“陪绑”。而幼儿园关注的是自己的“利益”——利用新媒体提升幼儿园的知名度。
这不,最近又有一个网友在网上吐槽:“前几天被朋友拉着去投票一个儿童画画比赛,然后发现第一名2000多票,画得难看死了,可是有一个小朋友画得非常非常好看却只有24票…第二天,我就打电话给那个幼儿园,谎称自己是那个小朋友的舅舅,身份证被小朋友不小心拿走了,让老师找小朋友接电话。小朋友接电话后,稚嫩地叫了一声老舅,然后我就说:我不是你舅舅,我就想告诉你,你比赛画的那个飞船真他妈好看。”
这位网友还解开了谜底:小朋友沉默了一下,就略略地笑了,然后说“那是个鲸鱼啊!”
还有网友对这种求拉票的现象进行分析:“我一直就反对一切针对儿重的微信投票活动,什么‘最美小天使’,说到底还是拼‘最强爸妈’的人脉。”
这位网友分析说:这些活动既缺少公平也没啥意义,最后反而可能传递给孩子们一种扭曲的价值观,这些活动还真是残忍呢。我是懂’自身强大‘才能给孩子带来更好生活”的道理,但我也觉得,真正强大的父母和优秀的孩子,不依靠点赞来获得优越感。
这样的“噱头”对家长的折磨是显而易见的。拉不拉朋友投票成了问题:拉吧,总觉得是在麻烦朋友;不拉吧,又担心自己的孩子“输”给别人。
我们很难向幼小的孩子解释,为什么他的画没有多少人投票。或许在孩子看来,这就意味着自己的画儿没有人喜欢。天真的孩子哪知道成人的“小九九”,可能真的会以为自己不如别人。
诸如此类的票选并不少见,看似温暖、关注孩子的投票活动不过是对孩子的“绑架”,家长则自愿被“陪绑”。
我们的教育总习惯于“比”,在“比”的思维左右下,教育显然没有给孩子足够的位置,没有把孩子放在教育的“中央”。如果说,这样的评比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我想它更多的是一种“启蒙”——在幼小的心灵中埋下“拼爹”的种子。因为,孩子的得票靠的不是作品,而是家长的人脉。教育者当有基本的自省和关怀,不能这样“绑架”孩子的童心。
来源:童新网综合山东卫视、金柯家居、宁波广电网 原题:如何看待经常有人让你去给他孩子微信投票?
声明: 上述内容由( 童新网 )精选编发,主要来自本网原创、网络投稿、编辑摘编和会员推荐。童新网登载此文为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作者观点不代表童新网。转载请保留原文版权和相关链接: 网络投票绑架童心 家长别“陪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