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03 01:02:06 来源: 体验探索 评论: 4 分享:
近日,长沙某小学一年级家长爆料,在孩子班里,老师布置孩子们值日,因为年龄小,大多数孩子无法完成,家委会决定由家长共同出钱,请家政公司每周五放学到学校帮忙打扫卫生。
孩子正因为不会做卫生,才需要学着做,家长“代劳”或者请家政,是剥夺了孩子劳动机会,也是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中小学生做值日打扫卫生本是很平常的事。然而,如今孩子都是家长捧在手心的宝,尤其是对刚进入小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扫地、摆桌椅也成了难事,成了难度不小的“技术活”,竟每逢值日如临大敌。
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入学前家长没舍得让孩子做过家务,从来没在家里打扫过卫生,缺少最基本的生活和劳动技能,更没有养成劳动习惯,乍一上小学要值日做卫生就发蒙了,变得束手无策。无独有偶,今年国庆长假,上三年级的凯凯有一项家庭作业是“至少帮妈妈洗一次碗”,准备干时,奶奶却坚决阻止,认为老师是“瞎胡闹”。最后,奶奶替孙子把所有碗筷给洗了。“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这是不少家长过度溺爱孩子的生动写照。
学校的卫生值日任务,或布置类似家庭作业,无非是想借此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品质,同时还可借此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动手能力。这跟文化课的学习一样重要,甚至意义更大、更深远。当下,我们的孩子缺少的不是“书本知识”,而是动手能力、劳动习惯、独立自主和自理自立能力。从教育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来说,小学生正是养成上述能力和习惯的关键阶段,如果这样宝贵的锻炼机会被剥夺,实在是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方面的一大损失。正因为从小缺乏劳动锻炼机会,很多孩子长大了也缺少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一些学生上了大学衣服不会洗、扣子不会钉,脏衣服干脆“打包”托运回家。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屡现“啃老”现象就不足为怪了。
其实,对于刚刚上一年级的学生学会值日,学会打扫卫生并非难事,关键是家长教育孩子的观念要改变。一是学校可以搞一些卫生扫除等劳动技能的培训,利用班会、课外活动等时间,多点“示范”,很快就能教会小学生如何打扫卫生、擦地板、摆桌椅等。二是学校应该向家长做好解释说明工作,要劝阻家长请家政行为,保证孩子值日的安全,一开始要对孩子多指导甚至跟一起孩子做值日,不要让家长担心。三是家长可以在孩子放学后或者晚饭后,手把手教给孩子如何做值日。四是周末休息时间或节假日家长要让孩子适当干点家务,洗碗、扫地、洗自己的衣服和鞋袜等,这些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一定让孩子多去做一些。
这些家务或学校的值日任务,并不复杂,没多少难度,更无“高精尖”的技术含量,难就难在家长不舍得放手。只有家长对孩子“包办一切”的观念改变了,孩子的日常劳动技能便可很快学会,“劳动最光荣”的观念也才会深深地植根于孩子心中。
面对一年级新生家长,学校更要肩负起教育责任。利用家委会、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多举办一些针对新生家长的培训活动、访校活动、专家报告等,引领家长不断更新科学育儿观念,提高教子能力,从而更好地做实“家校联手”工作,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
来源:小学家长会 2016-02-03 原题:切勿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
声明: 上述内容由( 童新网 )精选编发,主要来自本网原创、网络投稿、编辑摘编和会员推荐。童新网登载此文为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作者观点不代表童新网。转载请保留原文版权和相关链接: 难就难在家长不舍得放手
让孩子做过家务,bu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