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8 09:12:50 来源: 教育空间 评论: 0 分享:
刘霞今年46岁,已从教22年,多年的经验,让她应付起各种类型的调皮学生时变得游刃有余,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这次“霸气”老师哭了,而且哭得“一塌糊涂”,打败她的,居然不过是一堆学生的作文。
是什么样的学生,究竟写出了什么样的作文?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故事
上周,刘霞照例给学生们布置了一篇作文,作文只是语文课本上的一个练习。作文的题目是《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让学生们写出对父母的心里话。类似的作文她之前也曾让学生写过。然而,让她想不到的是,这次,她收到了和以往带过的学生远远不同的答案。
“心酸”,“犹如身心上刑”,“几度改不下去”,“下午哭了好几场”,“作文批语实在不知写点啥去宽慰娃们那颗正在被我们挫伤的心”。这是刘霞老师回忆自己批改作文时的心路历程。此情此景,无法复原,我们只能从作文中去追寻让她感慨万分的踪迹。
学生
妈妈,这些我要说的全都是心里话,之前,我一直忍着、忍着、忍着,今天,我真的是忍不住了!
您和各科的老师在我面前把我错误的地方说了一遍又一遍,有很多地方我的确没记住,一次又一次地出错,我可以听,但有些地方太难,我听的的确是很多,但是真的是记不住啊!
其实,从一年级开始到现在,我当班干部,一次次地被撤掉,每次到这个时候,我的心里都面临崩溃,每当这个时候,唯一一个支撑我心灵的柱子就是音乐,可是,您现在连音乐都不让我学了,您怎么能这样呢?
并且,我现在觉得,只要您不生气,我们完全可以和好如初!
学生
爸爸,您在我的生活和学习上付出了很多,可是您却不允许我做错事。如果我错了,您就会用“河东狮吼”和“降龙十八掌”来惩罚我。
周六中午,我去上了奥数课,一下课,您就问我:“听懂了几道题啊?”我说:“两三题。”您一听,就立刻冒火,对我吼:“那张卷子在哪儿,让我看看。”我不敢违抗,就拿了出来,您一把夺走,看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您冲我吼:“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你真是笨到家了!”吃过午饭,您让我一个小时内把作文班的作文写完,然后用5分钟把16道奥数题做完,我突然感觉很委屈,因为我没有那么快的速度。
还有一次,我写完了作业,正在看电视。这时,您的一声“轰天雷”把我吓了一跳。我回到书房,您对我大吼:“作业不干净,重写!”我仔细一看,原来,我有一个字划去了。我说:“就一个字,没事。”您一听,打了我两巴掌,虽然对我要求严,但不能用武力啊。
学生
妈妈,我想对您说,请不要给我施加那么多压力好吗?
各位家长,你们都知道吗?曾有一个“天才”孩子,而他的家长希望他出色、更出色,原本只上了十个辅导班的他,又有了六个,再加上他父母不和,使他的压力巨大,最后,就没有最后了,他实在想不开,跳楼自杀了。还有一个孩子,成绩也很好,没有上任何辅导班,但父母不分昼夜地吵,最后他得了抑郁症。
想一想,也许很多同学的妈妈都这样做过,最后不还是两败俱伤吗?希望各位家长不要再给我们施加压力了,这份压力,我们真的承受不起啊!
学生
记得之前我生日时,家里人都来给我过生日,而您在我过生日的那一天也很开心,可是没人能感受到您的痛苦。我也知道我出生那一天就是母难日。而妈妈您过生日时,只有鸡蛋。昨天,您对我们说:“只要我们一家在一块是最幸福的。”而我心里很过意不去。
2013年的12月5日,是我从小到大感受到母爱最大的一次,那天雪下得很大,我闹着要去玩雪,我一到广场上就开始跑,而您在后面跟着我说:“小心一点,别摔着了。”然而,到了家,我的脚就冻僵了,您给我洗脚,我觉得心里暖暖的,但您的手也粗糙了起来。
此时此刻,我的心中有说不出的爱,而我,还要对您说:“妈妈,我一生一世都会爱着您和我亲爱的爸爸。”
■其他学生作文节选
◎我要给家长们出一道选择题:第一个是自己的孩子终身只是一个平常的小职员,却可以活到100岁;第二个是自己的孩子可以考上哈佛大学,他在5年之后就会因为疾病而死亡。这道题对所有的爸爸妈妈来说,一定是非常揪心的,对吗?
◎您总是和爸爸吵架,那时,我就很害怕,我在想:你们会不会离婚?离了我怎么办?不离常吵架怎么办?无奈和忧郁已经压制了我的大脑。
◎你们说我什么都不懂,但我什么都知道,我想跟你们说话,你们都不听,只盯着你们手中那个我最痛恨的手机……
◎今天,我左盼盼、右盼盼,可把你们盼回来了,可是,你们回来了就都自己干自己的活,干完就玩游戏、看电视,忙的时候打电话、写笔记,可就是没时间和我说说话,有时我也不一定能等到你们,你们回来时可能我已经睡着了。
◎记得有一次,我就是一不小心手一滑,把一个盘子打碎了,爸爸说:“你做事若还马马虎虎,以后怎么做大事业?你要干什么?!乞讨、扫大街?!”这可真是往粪坑里扔炸弹——分量十足,而且也是“雪上加霜”……可是你们知道吗?我已有了心理阴影——一种治不好的病。
刘霞在改作文时,都会在后面写评语。可是,平时信手拈来的话,这次却难以落笔。尽管面对的是例行的作文,答案却让从教20多年的“霸气”老师久久不能平静。从作文中间,我们是不是收获了感悟和反思?到底是谁做错了?老师?家长?还是孩子?请给我们一个彼此学习爱的机会。
让老师几次无从下笔点评的作文
刘霞老师说:“改作文是最耗费时间的,通常一次作文,老师们都要改上两三周。”
不过,这次改作文,刘霞心里仿佛一直堵着什么。后来,她在家长微信群里发了这样几句话:
下午改作文,本子上看到的“个性词”仍回想在耳边:蠢货、废物、笨蛋、滚一边、河东狮吼、降龙十八掌、死定了、要饭去、扫大街去、饶你不死、干啥吃的、白痴……只想说:这些词若出自我们之口,不知被处分多少次了!况且我们遇到的困惑和症结一定比你们多得多!不要再过“嘴瘾”了!
记者看到,学生们的作文后面,家长都写了评语。
其中一个孩子的作文中提到,家长不让自己玩手机,家长却抱着手机不放。而家长的反馈居然是“父母平时看电视、看手机是为了消遣,消磨时间,你是学生,首要任务是学习,将来你长大了,走上工作岗位,也可以看电视,大人和孩子总是有区别的,不让你平时看电视、玩手机,总不能要求大人也不能看吧。你的镜子,不要总照着别人,要多照自己。”
“家长有家长的无奈,孩子有孩子的辛苦。”刘霞表示,为此,她专门思考了一番,到第二天才写评语。
从教20多年,刘霞感触很多。在她看来,学生们写的这个作文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因为课业负担过重向父母抱怨;第二类是因为父母夫妻关系不好,学生闹情绪;第三类则是父母因为文化层次等各方面水平不高,虽然对学生学习上疏于管理,但在生活上照顾却很周到。
“学校和孩子的学业成绩越好,孩子们的抱怨越多,这也是最让人心酸的。”刘霞说,她觉得最幸福的就是第三类孩子。从学生的作文中也能看出来,第三类孩子的作文往往是侧重于感恩、母爱等很温馨的内容。而其他两类孩子更多的是抱怨、发牢骚。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倒挂”现象?刘霞分析说,主要原因是家长们对孩子要求太高、太焦虑。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攀比心。
正如她在班级微信群里所言:当我们刻骨铭心的爱与付出不能在孩子身上得以体现时,往往会不同程度地受不了!比如,他或她一次考试的失误,比如某道题反复讲还是不会,又比如偶尔一次犟嘴我们就会像孩子似的埋怨不已、伤心不已、委屈不已、嗷嗷不已,等等,如果自己的情绪还不能宣泄得淋漓尽致,自然会转化成“单打或双打”,而被打的对象自然是娃了!
家长:
孩子们的心里话,有些家长是第一次看到,还有家长表示,孩子在写作文时,是独自锁起门来写的,生怕父母看到内容。也正因为如此,父母在看到孩子作文里的内容时,他们除了惊讶,更多的是反思。
有家长在作文反馈中表示:“在爸爸妈妈心里,你是我们的宝贝,我们爱你胜过我们自己的生命,想把最好的给你,我们只顾用我们的方式去爱你了,没想到你需要和接受什么样的爱,这是爸爸妈妈的错,从现在开始我们改正。”
当然了,也有家长说出了自己的无奈,这也是所有家长的心声。
一位家长直言:妈妈也确实无力挽回当前的局面,也请你听听妈妈的心声,高考的独木桥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早已锻炼成了“金刚不坏之身”,它没有情感,只认一张成绩单,它不会考虑你曾经的努力和付出,只认可你过桥时的表现……
如今的孩子
在刘霞看来,孩子们没有错,家长也没有错,只是两者没有找到一个契合点。
她在与家长的交流中也写道:如今的孩子学习能力都很强!真没必要过度“关心”!我们在做好他们为人处世首要工作之时,接下来要做的只是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兴趣!过度“知识包装”真的要因人而异,否则适得其反!只希望我们在孩子的身心健康方面多注入一些“健康之爱”!
“孩子们要求的并不高。”刘霞表示,一个微笑、一个拥抱,甚至一句赞扬……这些是最“廉价”的,是每个家长都拥有的,不需要花钱就可以买到的,但这同时又是最珍贵的,是孩子们发自心底最需要的东西。
■记者手记
我是一个妈妈,但我的孩子还不会写作文。我和所有的妈妈一样,爱孩子胜过爱自己的生命。
可自从他上学后,我也学会了焦虑,学会了严格要求:他作业写得不工整,我会擦了重新让他写;他背书不专心,我也甚至让他边哭边背……可就在看着他哭得一颤一颤的时候,我也有大哭的冲动。难道我错了吗?
看到这70个孩子,我可以想象出这些孩子在写作文时,内心是怎样的一种激动与不满;我甚至可以想象,这些孩子是把怨气憋了多久,才能写出这些动人心魄的文章。
当教师20多年的刘霞老师都“哭了好几场”,但她又无力改变,这该是怎样的一种心酸与无奈。
家长错了吗?正如家长所言:高考这座独木桥早已锻炼成了“金刚不坏之身”,它没有情感,只认一张成绩单……用心良苦的家长啊,道出了中国所有家长的心声。
孩子错了吗?他们只是十来岁的孩子,只是在作文里说出了真心话,这也正是我们对作文的要求。
在这里,我们不想追究谁对谁错,因为学习从来都是个辛苦的过程,母爱从来都是无私的奉献。只是,我们还没有完全学会做孩子的父母,请给我们彼此一个学习的机会!
孩子啊,我宁愿相信你大器晚成,我愿意静待花开,我更愿意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去收获途中最美的风景。但是孩子,现在你在学习的跑道上,只能做到爬行,尚不能独立行走,更谈不上随心所欲地奔跑,但我们不怕,无论路程多艰辛,妈妈都愿意这样陪着你慢慢向前爬行,等有一天我们回头,看到跑道上不只是两行坚实的脚印、汗水、泪水,更多的是欢乐。
来源:环球网-东方今报 记者:高冬丽 绘图:文沈翔
声明: 上述内容由( 童新网 )精选编发,主要来自本网原创、网络投稿、编辑摘编和会员推荐。童新网登载此文为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作者观点不代表童新网。转载请保留原文版权和相关链接: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 一次例行作文让老师泪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