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6 09:10:20 来源: 教育空间 评论: 1 分享:
日前,江苏省质监部门对100批次塑料吸管进行了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结果发现,小小的吸管中存在不少安全隐患。
据了解,本次吸管抽样涵盖了当地的沃尔玛、大润发等超市,金桥等批发市场,永和豆浆、星巴克、必胜客餐饮企业,以及淘宝、天猫、京东商城和1号店等主要电商平台,所购样品基本覆盖了消费者日常生活所能涉及的范围。
据介绍,这次监督抽查,根据现行国家标准《聚丙烯饮用吸管》和《塑料一次性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重点检测了吸管的蒸发残渣、重金属铅和微生物质量等指标。结果发现,蒸发残渣指标问题较为突出,不合格率为19%。蒸发残渣,是指塑料吸管使用过程中遇到果汁、酸性饮料、醋、酒、油等液体时析出的化学物质。
检测人员告诉记者,乙酸蒸发残渣是吸管与果汁、碳酸饮料等酸性食物接触后溶出的物质,而正已烷蒸发残渣是吸管与牛奶、咖啡伴侣等油脂类食物接触后溶出的物质,蒸发残渣指标数值越高,对人体危害越大,尤其是对处于成长期的儿童和青少年影响更大,蒸发残渣超标的吸管通常都是由于生产原材料存在问题而造成的。
检测中,检测人员还发现目前吸管市场上普遍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那就是半数以上都是“三无”产品。这次吸管的风险监测结果显示,大约有一半吸管的重金属含量、禁用偶氮染料和塑化剂等多项指标存在质量安全风险。
检测人员介绍,我国现行国家标准中对重金属含量只检测“铅”一项指标,而欧盟的相关技术标准则关注多种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的重金属检测。这次重金属检测结果中,不仅有40%的样品检出了可溶性钡,还有钴、铬等。
钡进入到人的胃液中后,就会变成一种可溶性的钡离子,容易进入到人的肾脏和肝脏,引起儿童骨骼发育不良,成人则会导致骨质疏松。检测人员称,如果吸管中的重金属含量偏高,消费者在长期使用中,体内重金属元素会产生蓄积,从而可能危害人体的神经系统和骨骼系统。
江苏省质监部门在对100批次塑料吸管监测中还发现,大约有15%的吸管检出了禁用性偶氮染料,有研究显示,禁用性偶氮染料可能会诱导膀胱癌等恶性疾病。
采访中,检测人员向记者介绍,所有被检出禁用偶氮染料和重金属染料风险的吸管,都是色彩艳丽的吸管,而无色透明的吸管在这两项检测中均为安全。
除了染料存在一定风险之外,这次检测发现,近半数的吸管塑化剂超过了卫计委的相关要求。检测人员介绍,很多吸管在生产中,为了使塑料变得更有韧性或是使材料直接液化,添加增塑剂,也就是塑化剂进行加工。超量使用塑化剂,可以提高增塑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但吸管中残留的过量塑化剂,会危害消费者的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
此外,在100个批次的样品中,有39%的彩色吸管含有荧光物质,医学临床实验发现,荧光物质可使细胞产生变异,是潜在的致癌因素。检测人员统计发现,网购吸管中69%存在风险,商场超市样品中50%存在风险,批发市场所购样品46%存在风险,餐饮企业有43%存在风险。也就是说,从概率的角度来讲,网购的吸管每十支中仅有3支左右无风险,而实体商店中风险概率是一半对一半,餐饮业选用的吸管风险相对较低。
那么造成吸管风险的关键是什么呢?
据了解,我国生产塑料吸管的厂家有500多家,年产量大约是150亿支,年产值超过20亿元。按照我国国家标准GBT24693里面规定的,塑料吸管主要是用食品级的聚丙烯生产出来的塑料吸管。然而,江苏省质监部门此次检测却发现,一些吸管中有重金属染料、禁用偶氮染料、滑石粉,过量塑化剂等成分,这意味着很多吸管使用的是再生塑料,个别吸管甚至涉嫌使用医疗废弃物进行生产。
昨天,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关注了江苏省质监局组织的一次吸管质量抽查,发现质量状况令人担忧。
从检测结果看,色彩艳丽的吸管远较无色吸管风险大。
据邗江区市场监管局人员介绍:选吸管首先要“看”,看吸管外包装有无“QS”标志,管内有无黑点杂质或破的气泡。吸管与液体接触后,液面有无产生油膜,有就是存在问题。其次要“闻”,在吸管未接触饮料前要闻一闻有无刺鼻的异味。第三,要动手“捏”,如果捏一下吸管就扁了,没有弹性或出现开裂,就说明吸管是用劣质、较薄的材料制成。
来源:童新网 综合 中国电视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扬州时报
声明: 上述内容由( 童新网 )精选编发,主要来自本网原创、网络投稿、编辑摘编和会员推荐。童新网登载此文为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作者观点不代表童新网。转载请保留原文版权和相关链接: 领孩子快餐喝饮料时,注意别选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