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21 10:01:02 来源: 体验探索 评论: 0 分享:
儿童职业体验馆是近年新兴的儿童活动形式。“寓教于乐”、“认知职业内涵”、“锻炼动手能力”、“学习团队合作”等多项美名,让这种活动形式迅速引来了市场的关注,也让不少家长纷纷掏钱,让孩子去体验一把。
然而,孩子在半天,或者一天的体验活动中,真能达到商家所标榜的效果吗?
专家指出,儿童职业体验馆以目前的情况来说,类似于过家家,家长若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体验各种职业,收效微乎其微。
商家标榜:
近年,儿童职业体验馆在国内悄然兴起。商家主要是在一个较大的室内活动场地中,设置多个职业体验场景,如警察局、消防局、供电局、邮政局、蛋糕店、养牛场等,让孩子穿上相应的制服,扮演其中的工作人员,以此进行职业体验,或社会角色体验。
在商家的宣传中,强调的是职业体验馆对孩子的教育意义。在一家国内做得最为专业的儿童职业体验馆的官方网页上,自我介绍是“借鉴国际流行的儿童育乐教育 (Education+Entertainment=Edutainment) ”,“让孩子在扮演大人、动手参与社会分工的过程中,认知各种职业内涵与工作精神;帮助孩子激发潜能与兴趣,提升四种关键能力。”这四种能力分别是动手能力,协调、统筹能力,团队合作、与他人相处的能力,战胜挫折能力。
儿童职业体验馆主要面向3~12岁的小朋友。花费在200~400元之间,每位小孩可由一个大人陪同游玩。有全天场也有半天场。
记者体验:
目前,在佛山还没有非常大型的儿童职业体验馆。
由于邻近的广州和深圳有这类体验馆,所以,佛山的孩子还是可以非常方便地参与这类活动。近日,记者随佛山一家幼儿园的集体活动,到国内一家较为专业的儿童职业体验馆广州站进行体验。
这家儿童职业体验馆设计成一个童话式的小镇。镇内共设有54个场馆,除了上文提到的职业体验外,还有押运公司、旅行社、擦鞋铺、鲜花馆、母婴护理馆等。
入场时,每位小孩会有60元的抵用券,可用于场内的消费。如“参加工作”,也会有相应的工资,每次一般为5元。
刚进小镇,孩子和家长们都有点眼花缭乱。每个场馆内基本都有一位工作人员,穿着相应职业的制服。活动开始时,工作人员会打开门,让孩子进入场馆内。每个馆可同时容纳的孩子数不等,一般都在15人以内。
每场活动全程30分钟以内。先是工作人员为孩子们讲解一下这一职业的常识,然后让他们做一下该职业的操作。如消防员会对着墙喷水模拟灭火,押运员会手持玩具枪坐押运车,婴儿护理员会帮塑料娃娃穿衣服等等。
各种职业场馆有冷有热。热门的如警察局、消防局、空港等,常常需要排队入场。而冷门的如牧场、母婴护理馆等。由于开门时间很短,基本都需要等候。
记者跟随的是上午场,4个小时内,每场活动30分钟,预留排队时间,每个小孩可以体验的职业最多为6~7个。
家长感受:
来儿童职业体验馆的家长和孩子们有何感受?
记者在游玩现场采访了一些孩子。3岁男孩小新说玩得开心。5岁的女孩子慧则告诉记者,最喜欢做蛋糕。“做完后可以带回家。家里没有这个玩。”
有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她女儿在小镇做完“消防员”后,有天在街上见到灭火筒,就自己说出来了,而之前妈妈是没有教过灭火筒的相关知识的。
不过,家长黎太表示,自己之前听说过儿童职业体验馆,觉得一下子能让孩子们现场体验那么多的职业,还听说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多种能力。不过,体验之后,黎太表示:“过程简单了些,有些操作看上去也是比较简单,供电局工作人员只是去亮一下灯,飞机师只是穿上制服走进小飞机模型,饲养员只是对着奶牛模型挤一挤奶。”对于商家宣传的教育功能,黎太表示:“孩子们玩得倒还开心,不过,锻炼能力说不太上。我觉得,这里更像升级版的过家家。”
专家建议
儿童职业体验馆,究竟对孩子纯粹只是升级版的过家家,还是也具备一定的教育功能呢?记者就此采访了省少先队辅导员培训中心讲师霍钰坪和家庭教育专家胡萍。
孩子们在体验当“警察”。霍泽凯摄
霍钰坪认为,儿童职业体验馆以目前的情况来说,类似于过家家,家长若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体验各种职业,收效是微乎其微的。“职业理想与愿景有关。孩子越小,想象力越大。而且孩子的想法也会经常变。玩这种游戏的时候,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多的设限。让他们开心玩就是了。”
霍钰坪建议,想让孩子知道将来干什么,家长需要不断拓展孩子的兴趣。少先队活动中,有时也会有“一日警察”、“一日邮局”等活动,这些体验会来得更真实。
而胡萍则表示,在一些国家,为了让孩子体验职业,专门出台了一些相应的政策,比如,父母可以带着孩子上班一天,孩子在父母工作岗位观察父母的工作,让孩子了解父母的职业,这样的方式或许更真实地让孩子体验“职业”的含义。
记者观察
儿童职业体验馆,确是很美丽的一个概念。让孩子在玩的时候,了解各行各业,还能锻炼各种能力,这对家长们吸引力很大。不过,概念是否能落实,却是问题的关键。
目前,国内有儿童职业体验馆,无论是家长感受,还是专家分析,不少都仅止步于“玩”的阶段。职业体验,仍是想提供、但却提供不了的一种服务。
而另一方面,笔者的确觉得,让孩子进行各种职业体验,是成长中一门必修课。
据笔者了解,很多孩子在高考时,才会去思考自己将来干什么,读什么专业。但因为对社会上的职业了解不多,究竟哪些职业适合自己,很多时候根本无从选择。解决之道,只能是拓展视野,提前多听多看,了解各种职业的内涵。
而要了解各种职业的内涵,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平时多看书读报,多社会实践,多旅游体验,多结交朋友,多观察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各方资讯,对社会有一个尽量真实的体验。对社会有了多方面真实的了解,再结合孩子特点,才能为以后的职业选择做好准备。
这事说来容易,做起来实在不容易。然而,这事是怎么也得做的。因为他关乎孩子的人生规划和自我实现。而能引领孩子体验社会、体验各种职业的,只能是花心思的父母。职业体验馆是提供不了这种功能的。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2015-01-20 作者:广州日报记者霍泽凯 原题:儿童职业体验 玩乐甚于教育
声明: 上述内容由( 童新网 )精选编发,主要来自本网原创、网络投稿、编辑摘编和会员推荐。童新网登载此文为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作者观点不代表童新网。转载请保留原文版权和相关链接: 让孩子通过这方式体验职业,收效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