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1 09:08:46 来源: 教育空间 评论: 1 分享:
体验生活、追求挑战、积累经验……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学生暑假打工已掀起热潮。
然而,打工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孩子们要么得克服心理关,在他人的异样眼光中上街捡瓶瓶;要么攻克体力关,勇闯建筑工地“搬砖”;要么要攻下技术关,进入餐馆学做菜、当服务员。在暑假即将结束之际,重庆商报推出暑假打工系列报道,聊聊这个暑假的打工故事,也冷静思考一下,暑假工到底应该如何打。
如今暑假打工已经成为学生们锻炼自我、赚取零用钱的热门选择。但在这股打工热的背后,也有值得家长和孩子冷静思考的地方。
这个暑假,成绩一向优秀的13岁男孩李天天(化名)就经历了一次不一样的工作经历。父亲李伟,一改往日根据孩子表现给零花钱的方式,让天天走上街头捡废弃塑料瓶挣钱。父亲的苦心是想让孩子通过最简单最辛苦的方式得到历练,而天天却觉得爸爸的苦心有些伤害了自己的自尊心。
昨日,记者在江北区石门大桥附近见到了42岁的李伟和他13岁的儿子天天。李伟说,他和天天刚从厦门旅游回来,“捡了一个月的瓶甁,辛苦了孩子,当然也要给他一些奖励”。
李伟介绍,天天正在上初二, “孩子上中学后,我每周都会给他30元零用钱,平时则根据表现适当增减。比如,他帮妈妈洗一次碗,我就奖励他5块钱。或许是因为有激励措施,天天变得越来越优秀,这次期末考试,他数学考了全班第一。”
不过,李伟觉得孩子的情商和智商一样重要,他说,“天天挣零用钱越来越容易。所以,这个假期,我就让他去体验一下比较辛苦的工作,就是捡废弃的塑料瓶卖钱。一方面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另一方面让他体验环卫工的辛苦,增强环保意识。”
“天天开始并不愿意,娃儿也有面子思想了。”李伟说,为了鼓励孩子主动迈出那一步,他给孩子做了很多思想工作,还专门设置了奖励,捡一个月,去厦门旅游一周。在他的再三劝说下,天天终于点头了。
重庆盛夏炎热,为了工作凉快一点,天天早上7点钟就起床,8点吃过早饭就提着大环保袋出门。他首先沿着小区周围走一圈,看看有没有收获,把在小区捡到的瓶子放回家后,再走上街头。
天天告诉记者,捡瓶瓶的工作很辛苦。一般中午过后,街上的瓶子会多些,但那个时间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一天下来,身上湿得就像洗了几次澡。下午4点过,天天就收工了,一天最多的时候,他能捡8斤左右的塑料瓶。
对于天天来说,最辛苦的还不是身体。“有时候捡瓶子,过路的人就会有异样的眼光,可能觉得我很可怜,出来捡瓶瓶。”天天说,他自己本来就觉得有些丢人,看着大家异样的眼光,他觉得更丢人了。
“其实我后面都不想去了,但是我答应了爸爸,要捡一个月。我后面就只好戴着帽子,像侦探一样,看到哪里有瓶瓶就盯好,等到没人的时候再捡。”天天说,其实他的心里还是有些受伤的,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到了8月份,卖废弃塑料瓶攒下了将近90元零花钱。在父亲的建议下,天天打算将挣到的钱,捐助给贫困山区的儿童。
微调查
洪星(男,37岁):我觉得吧,捡瓶瓶这种事也不丢人,不偷不抢的。再说,男娃儿丢一点面子也没得啥子。娃儿现在是最不懂事的时候,让他出去感受一下,才能理解大人的辛苦,和社会的残酷,对他以后的成长有帮助。
张仙奎(女,36岁):我不会让孩子去捡瓶瓶。锻炼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种,教育孩子,不仅是要教其学会生活,更要教其活得有尊严。青春期的孩子最敏感,要是自尊心受到伤害,对以后的成长不好。
潘捷(女,36岁):我觉得这样锻炼孩子的方式没什么问题,但是我觉得家长应该能够做得更好。家长应该陪在孩子身边,让孩子知道这并不是丢脸的事情。在孩子接受到异样目光遭遇尴尬的时候,家长也应该站出来,让孩子知道自己并不是一个人。
微点评
重庆西南大学教育心理学专家张仲明表示:“家长都想孩子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能力,这种用心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这样的做法也极易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影响其成长。”
张教授解释,孩子对捡瓶子卖这种方式一开始就不认可,认为捡瓶子卖是一种被人看不起的行为。带着这样的观念,自尊心自然会受伤。
所以,家长们选择锻炼方式的时候,需要事先和孩子沟通。首先要确立正确的认知,才能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才能让其在社会实践中达到理想的锻炼效果,最好的方式是以身作则,和孩子一同参与这个活动,可以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其实,锻炼孩子的方式也有许多,如果孩子实在抵触,也可以选择其他的方式,从而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来源:新浪网- 重庆商报 2014年08月20日 原题:13岁男孩暑期捡瓶子 遭异样眼光很受伤
声明: 上述内容由( 童新网 )精选编发,主要来自本网原创、网络投稿、编辑摘编和会员推荐。童新网登载此文为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作者观点不代表童新网。转载请保留原文版权和相关链接: 你和你的孩子可以在假期捡瓶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