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17 10:06:10 来源: 写作知识 评论: 1 分享:
“童新写作”课堂一经打算立项推出,就在编辑部团队成员和老会员中引发热议。
“童新写作”课堂就是一个作文班?
错,它是一个立体式的写作训练课,当然,也会涉及到技巧、方法等内容,但决不是重点。
童新网下辖的“童新写作”课堂立志打造为全国特色写作课堂,学生涵盖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大班。
“童新写作”的核心实际上是回归到文学上的“童心说”,但又有新的突破。
童心,“童新”之基;“童新”,媒介时代童心之魂。
写作文,咬笔杆;交作文,上百度。凡此种种,将在“童新写作”训练课上被彻底消灭!
“童新写作”理念:
“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明李贽《焚书》】
“善习表於儿戏,利根发於童心。”【唐王维《能禅师碑》】
《新周刊》曾提出一个口号:你是你自己的心媒体!
“童新写作”则要打造童新网小记者(全媒体),全面突破新科技背景下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前面几个能力好懂。何谓“译”?
说一个直观的例子。
如今的时代,当我们的孩子上大学毕业后求职,单单一个简历,可能不是一张纸这么简单。假设,一个学生写出了嫁接两方、读懂对方诉求,融合声、影、光、文的漂亮简历,应该是有长期积累的。这和长期以来教育界争论的孩子们大学语文学不好一样——源头在少年时期。
“童新写作”提出,在移动互联时代,全家都要重新审视新媒介,参与亲子同跑线!学习新媒介知识,而不只是会发个微信这般简单。
“童新写作”训练课绝不招收“以工作忙做托词”的家长中的孩子!
我们深信:只有共同让笔“不生锈”,让键盘或手机屏有点“正文”,而不只是转、贴、赞,家庭才能营造出“童新写作”的氛围,才能与“童新写作”训练课有效衔接,发挥重要作用。
进入移动互联智能手机时代,与桌面电脑互联时代相比,信息拥堵、信息阅读疲劳,让人们更多产生了焦灼情绪,孩子自然也不可避免。童新网关注当下时期的家庭与社会,个体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心灵弥和,让“童年消逝”不再成真!
“童新写作”通过新媒体平台上的亲子互动,普及新媒介素养知识,让一家三代都能找到逝去的童心。以童新网小记者(全媒体)为载体,全力锻造孩子的创新写作思维。
在我国手机上网用户达6亿的背景下,“童新写作”身后的媒介平台——童新网以及童新网APP专注亲子O2O,让孩子站上同一起跑线,与父母、长辈通过新媒介平台,永远保持一颗童心,真心成长。
私人订制 原创精编 可在童新网APP实时获取
参考资料
1. 童新网:移动互联亲子同跑线! 童新网.2014-06-01[引用日期2014-06-15].
2. 作文常识:童心说 .中国社会科学网.2014-01-17[引用日期2014-06-01].
3. 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研究的转向 .中国知网.2011-08[引用日期2014-06-15].
4. 我国网民数达6.18亿 手机上网用户达5亿 .新浪网.2014-01-16[引用日期2014-06-01].
声明: 上述内容由( 童新网 )精选编发,主要来自本网原创、网络投稿、编辑摘编和会员推荐。童新网登载此文为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作者观点不代表童新网。转载请保留原文版权和相关链接: “童新写作”训练课就是一个作文班? 错了!